麻城市人民医院新建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模拟机机房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1、项目简介
麻城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3月,位于繁华的老城区中心南正街,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医院临床科室开设齐全。
为满足肿瘤患者的治疗,医院于2014年初新建一栋三层的放疗大楼,引进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模拟机等放射诊疗设备,开展肿瘤放射治疗项目。现大楼已落成,设备也安装调试完毕,防护设施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模拟机产生x射线,x射线的有用线束能提高病症的诊断率和有效地治疗肿瘤,但同时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建设单位于2015年5月委托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我公司)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2、项目内容
麻城市人民医院在新建放疗大楼一层,新建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模拟机、ct模拟机定位机机房三间及操作控制室和相应辅助用房,分别安装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ge lightspeed plus ct模拟机定位机和山东新华产sl-ic放射治疗模拟机。
3、评价范围
本评价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该建设项目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和放射治疗模拟机机房两个放射工作场所的控制区和监督区;该项目的控制区包括医用加速器治疗机房和放射治疗模拟机诊断机房、监督区含控制室及相关辅助用房。涉及的人员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和可能进入监督区的公众。
今后,本项目如有在设备和防护设施等方面的改变所引起的职业病危害,不在本报告书的评价范围内。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4.1放射性危害因素分析
产生的主要辐射为x射线,还有电子线、中子、感生放射性。
4.2 非放射性危害因素分析
空气在辐射照射下会发生辐射分解现象,其主要产物是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和no2),且以臭氧的毒性最高。
5、辐射防护措施
5.1防护屏蔽设施核实情况
5.1.1加速器机房:
(1)屏蔽厚度:已建成加速器治疗室面积约67.2m2(包括迷道),层高4.20m,设置的迷道长为9.2m,宽为2.0m。直线加速器机房为一层建筑,机房顶部没有建筑物。加速器机房周边墙体、迷道及顶棚均采用重晶石混凝土(3.5t/m3)一次性浇灌,防护门采用15mmpb、钢板4mm、5%硼聚乙烯76mm实施屏蔽,有效地防止中子泄漏。
(2)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该机房采用上送风、下排风方式组织通风。采用中央空调送风的同时,另在机房西侧上方设进风口;新风机组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按每小时8次设计,进风管道呈“z”型由机房迷路顶部进入机房内,新风通过管道送到加速器治疗室。排风口设在东侧墙下方,排风口2个。在治疗机房和维修房中间设有两扇门,每个门的上、下方均采用百页窗交换室内空气。
(3)防护安全装置
直线加速器场所为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设置一系列安全联锁装置和安全措施:(1)防护门、灯、机联锁:红外线控制门机联锁。(2)计时器—源开关联锁:设有主、从两个计时器。当到达预置时间时主计时器终止辐射;当主计时器故障时,从计时器也能独立终止辐照。(3)紧急停机开关,加速器治疗室内设有7个紧急开关按钮(治疗室 3 个,迷路 1 个,治疗床 2个,控制室 1个)。(4)设备配有备用电源(ups),当供电突然中断时,备用电源可继续供电10分钟,同时发出提示信号。(5)控制室内安装有固定式辐射监测仪,当剂量超过2.5μsv/h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5.1.2放射治疗模拟机机房:
(1)屏蔽厚度:放射治疗模拟机房设在放疗科一楼,西墙与加速器机房共墙、放射治疗模拟机机房面积:30.86m2,长6.2米,宽5.3米,层高3.05米。四周墙体采用200 mm厚混凝土(密度≥2.35t/m3)现浇砖,加硫酸钡 30 mm单面抹刷;机房防护门采用4mmpb、观察窗采用4mmpb铅玻璃。
(2)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放射治疗模拟机房内采用中央空调(图4-5),调节室内空气,能有效地排除因射线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
6、辐射监测与评价
本评价机构使用iba dose 1治疗水平剂量计、srt-200标准充水模体及使用tn12000剂量仪及配套模体,对该院加速器和放射治疗模拟机进行了防护性能检测,使用451p加压电离室巡测仪对放射诊疗的两个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了防护检测,验证屏蔽措施的防护效果,检测结果表明,设备防护性能指标和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符合相关放射卫生标准的要求,验证屏蔽效果是理想的,实现了建设单位关于剂量管理约束值的要求。
7、评价结论
本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为高能x射线,按照原卫生部发布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卫监发【2012】25号文第四条,该建设项目属于危害严重类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的场址,平面布局合理。通风、防护门、墙体屏蔽厚度、测试孔电缆孔及剂量报警仪等均已落实到位。放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四周墙体、顶棚与地面、防护门等屏蔽防护设施以及通风、安全联锁、警告标志等安全设施,在正常运行时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